站内搜索:
    • 公司:
    • 中山市力发拆迁工程有限公司
    • 联系:
    • 李弦拳
    • 手机:
    • 13662273390
      13613058158
    • 地址:
    • 中山市孙文路116号
本站共被浏览过 3814298 次
用户名:
密    码:
公司动态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详细信息

厂房活动房拆除过程中,如何确保结构?

2025-07-15 08:17:25    0次浏览

在厂房活动房拆除过程中,结构是核心环节,因其多为轻钢结构(彩钢板、型钢骨架)、模块化组装,且可能存在材料老化、连接松动等问题,一旦结构失稳极易引发坍塌事故。确保结构需从前期评估、拆除流程、动态监测、应急加固四个维度严格把控,具体措施如下:

一、前期评估:摸清结构 “家底”,识别潜在风险

拆除前必须对活动房的结构状态进行彻底排查,避免盲目施工导致坍塌:

核查结构图纸与原始资料

调取活动房的设计图纸、安装记录,明确承重骨架(钢柱、横梁、斜撑)的位置、型号(如 C 型钢、方管规格)、连接方式(螺栓连接、焊接),以及屋面、墙面的荷载分布(如是否曾额外堆放重物)。

若图纸缺失,需现场测绘:标记每根钢柱的间距、横梁的跨度、斜撑的数量,判断结构的 “薄弱点”(如跨度超过 6 米的横梁是否有中间支撑)。

重点检查结构损伤与老化

骨架锈蚀:用卡尺测量钢柱、横梁的壁厚(对比原始数据),若锈蚀深度超过 10%(如 10mm 厚钢材只剩 9mm 以下),或螺栓出现断裂、滑丝,需标记为 “高危构件”,制定专项加固方案。

连接松动:检查螺栓连接节点(如柱与梁的节点、斜撑与柱的节点)是否松动,用扳手测试拧紧度;焊接节点是否有裂纹、脱焊(可用小锤轻敲,听声音判断是否虚焊)。

变形与沉降:观察钢柱是否倾斜(用水平仪测量,倾斜度超过 1/100 即为危险)、横梁是否弯曲(中间下垂超过跨度的 1/500)、基础是否沉降(地面与柱脚的缝隙是否不均匀)。

附加荷载隐患:检查屋面是否有积压的杂物、积雪残留(若有需提前清理),墙面是否有额外固定的设备(如广告牌、管道),需先拆除附加荷载再进行主体拆除。

二、严格遵循拆除流程:“从上到下、先非承重后承重”

活动房的模块化结构决定了拆除顺序必须逆向于安装顺序,禁止 “跨越式拆除” 或先拆承重构件,具体流程如下:

先拆非承重构件,释放结构荷载

步:拆除门窗、玻璃、轻质隔墙(如石膏板隔断),这些构件不承担结构荷载,先拆除可减少作业阻碍,避免拆除时碰撞骨架。

第二步:拆除屋面与墙面的彩钢板(含保温层),需从一端向另一端逐块拆除,禁止从中间同时拆卸(防止屋面骨架因受力不均变形)。拆除时用专用工具(如螺丝刀、撬棍)松开固定螺丝,严禁直接用大锤砸击(避免震动导致骨架松动)。

第三步:拆除次要支撑构件,如屋面的檩条(固定彩钢板的细型钢)、墙面的龙骨,这些构件仅辅助固定面板,不直接承重,拆除后需及时清运,避免堆放在未拆结构上。

后拆承重骨架,逐段分层拆除

承重骨架(钢柱、主横梁、斜撑)必须后拆除,且遵循 “先上后下、先次后主” 原则:

先拆上层横梁:若为两层或多层活动房,先拆除二楼的主横梁(需用起重机临时吊住横梁两端,防止拆除后坠落),再拆对应的斜撑。

再拆钢柱:单根钢柱拆除前,需确认其上方的横梁、斜撑已全部拆除,且相邻钢柱仍能支撑剩余结构;拆除时用起重机将钢柱轻轻吊离基础(避免拉扯其他构件),禁止直接推倒(可能引发连锁坍塌)。

禁止 “成片拆除”:即使是小型活动房,也不可多人同时从不同区域拆除承重构件,需划定 “单区域作业”(每次只拆 1-2 个开间),确保剩余结构始终处于稳定状态。

三、动态监测与实时加固:全程把控结构稳定性

拆除过程中,结构受力状态会不断变化,需通过监测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:

设置监测点,实时观察结构变形

在关键承重构件(如转角钢柱、大跨度横梁)上标记基准线,用全站仪或水平仪每小时测量一次位移(水平位移超过 5cm、垂直沉降超过 3cm 需立即停工)。

安排专人监听结构异响:拆除时若听到 “咯吱”“咔咔” 的金属摩擦或断裂声,可能是螺栓松动、型钢弯曲的信号,需立即停止作业,撤离人员后检查。

对薄弱部位提前加固

若某根钢柱锈蚀严重,拆除其相邻构件前,需用临时钢支撑(型号不小于原钢柱)顶住上方横梁,支撑底部需垫钢板(增大受力面积,防止陷入地面)。

拆除大跨度横梁(如跨度超过 8 米)时,在横梁下方设置临时脚手架或液压千斤顶,缓慢卸载后再拆除,避免横梁突然坠落。

控制材料堆放与机械荷载

拆除的钢材、彩钢板需及时清运,禁止堆放在未拆活动房的屋面或地面(每平方米堆放重量不超过 30kg,且远离钢柱基础 1 米以上)。

起重机、叉车等机械作业时,轮胎距离活动房基础边缘至少 3 米,避免重压导致基础沉降,进而引发骨架倾斜。

四、应急防护:预设 “止损” 方案,应对突发坍塌风险

即使前期准备充分,仍可能因隐藏损伤(如内部锈蚀未发现)导致突发结构失稳,需提前制定应急措施:

划定紧急撤离路线与区

以拆除区域为中心,向外设置至少 20 米的 “应急撤离带”,路线需避开可能坠落的构件(如屋面下方、钢柱正下方),并在地面用白漆标记箭头,确保所有施工人员熟记。

在区(如远离活动房的空旷地带)配备应急物资:对讲机(保持与作业区通讯)、急救箱、备用钢支撑、千斤顶。

突发坍塌的即时处置

若发现局部构件(如一根横梁)坠落或倾斜,立即大喊 “停工撤离”,所有人员沿预设路线跑至区,严禁试图 “扶住” 或 “抢修”(防止二次坍塌)。

若整体结构开始倾斜(如多根钢柱同时偏移),立即拨打 119,同时用起重机对未坍塌部分进行临时固定(如用钢丝绳将钢柱拉住),等待专业救援。

总结

确保活动房拆除的结构,核心是 “敬畏结构逻辑”—— 不忽视任何一个锈蚀的螺栓、不跳过任何一步拆除顺序、不轻视任何一次微小的变形。前期评估要 “细”,拆除顺序要 “严”,动态监测要 “勤”,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坍塌事故,保障施工。

被浏览过 3814298 次    版权所有:中山市力发拆迁工程有限公司(ID:35061070) 林睿君

7

回到顶部